close

許多民眾清潔家務、工作或是飲食時,會戴手套保護雙手,消蜜香紅茶基會今日公布「市售家用手套測試報告」,抽查20件樣品中,有7件驗出含有塑化劑替代品(對苯二甲酸二異辛酯);另外,9件標示可接觸食品,其中4件未標示耐熱溫度,不符合規定。

消基會董事長游開雄表示,像是塑膠材質的手套,不少消費者在使用時都有所顧慮,擔心材質含有毒物,特別是塑化劑,尤其PVC材質較硬,必須透過添加塑化劑軟化處理後,戴起來才會較軟、舒適,但塑化劑可從食用或與皮膚接觸而進入人體,都有可能危害身體健康。

游開雄指出,以上7件PVC材質手套雖然沒有驗出塑化劑,卻都驗出塑化劑替代品DEHT,影響初鹿牧場性雖然比塑化劑弱,但是國際已經開始關注、研究,但因還無法推斷人體相關含量與拋棄式PVC手套有因果關係,所以國內、外都還沒禁止添加於接觸食品的手套或器具中。

台東紅烏龍茶開雄強調,以上7件PVC材質手套,有2件是用於接觸食品;為確保消費者健康,消基會呼籲,舉凡標示PVC材質的手套,不要接觸食品。

紅烏龍介紹發展背景,台灣茶業發展可溯及從荷據時代的轉口貿易開始,到清末時期先民從大陸沿海省分,將茶種、栽植方法、製茶技術傳承到台灣,發展迄今有幾百年的歷史。直到 140 餘年前英國人約翰杜德( John Dodd )將台灣產的茶葉以 Formosa Oolong Tea 名義行銷美國紐約,台灣所產烏龍茶才躍登國際舞台。此後,台灣先民不斷創新改進,相繼推出條型包種、東方美人、半球形包種茶,成為代表台灣的特色茶。 1981 年製茶工廠設置條例廢除,茶葉由外銷逐漸轉為內銷市場,茶農以自產自製自銷的口號,配合政府的行銷推廣,半球形包種茶席捲台灣成為茶葉市場的主流,並營造不少知名的地區特色茶如凍頂烏龍茶、阿里山和梨山等高山茶。然而受產製成本增加和種植地的限制,台灣茶農轉移至東南亞和中國大陸投資生產,挾著半球型包種茶的品種、技術和資金,成功的將半球形包種茶推向世界茶業市場,也導致這些「客製化」的台式茶充斥在台灣茶市場。由於相同的品種和技術,加上低廉的產製成本,影響台茶最大的是在中低海拔茶區。面對這些衝擊影響,茶區惟有創新及建立品牌,朝向特色茶類發展是最好的迎戰方式。

此次檢測發現4件手套樣品未標明耐熱溫度,包括誼林YH-009手扒雞手套、名仕100入手扒雞手套(盒裝)、伊凡H312手扒雞手套、三花牌PE檢測手套(未滅菌),違反《食安法》,該法規定食品器具與容器皆應明確標示品名、材質、耐熱溫度、使用次數等資訊,消基會已令其下架改善,確認違規後將處以3至300萬元罰鍰。

消基會檢驗長凌永健表示,現有標準方法僅檢測八種塑化劑,未能完全涵蓋環保署公告的毒性化學物質列管的26種鄰苯二甲酸酯類,本次抽檢的20件樣品,有七件檢出含塑化劑替代品(對苯二甲酸二異辛酯),然而僅兩件標示,消費者無從得知購買的PVC手套,是否含26種鄰苯二甲酸酯類或替代品。

凌永健指出,美國2012年發布「鄰苯二甲酸酯行動方案」,鄰苯二甲酸酯替代品已被證明具有生殖和發育毒性潛力。手套商品用途多元,其成分安全性有待政府把關,政府應定期調查國內新興塑化劑(包括替代品)的流布和使用情形,尤其在食品級產品,且材質標示為聚氯乙烯或PVC用在接觸食品的商品,更應規定須明確標示使用的塑化劑品名。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uvrqlhemend 的頭像
    uvrqlhemend

    uvrqlhemend的部落格

    uvrqlheme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